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指的是在最劣情况下程序的时间复杂度。即在所有可能的输入中,程序需要最长的时间才能完成。
举例来说,如果我们要对一个数组进行排序,并且该数组已经是有序的,那么一个时间复杂度较差的排序算法可能需要O(n^2)的时间才能完成排序。这是因为在有序数组中,该算法仍然需要比较和交换元素,但实际上这些操作是完全不必要的,因为数组已经排序好了。因此,我们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,该排序算法的最劣时间复杂度为O(n^2)。
另一个例子是搜索一个数组中是否存在一个元素。如果该元素在数组的开头,则算法可以在常数时间内完成。但如果该元素位于数组的末尾,那么该算法可能需要遍历整个数组才能找到该元素。在这种情况下,该算法的最劣时间复杂度为O(n)。
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是衡量算法效率的重要指标,指的是当算法面对最差情况时所需执行的最长时间。以下是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的重点:
最坏情况: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是从理论上判断算法效率的指标,它要考虑所有可能的输入,并选取对算法耗时最长的那一种情况衡量效率。
常见符号:通常用大O符号来表示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,例如O(n)、O(logn)、O(n^2)等,它们分别表示当输入规模为n时最坏情况下算法需要执行的时间;
算法效率差距: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,它们的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也可能截然不同,因此在选择算法时必须特别注意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;
适用范围: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高效的算法,但也需要注意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限制因素,例如硬体性能等;
进一步评估算法表现:在实际情况下,算法的表现往往不仅与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有关,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,例如最好情况、平均情况等等。因此,对于一个算法的评估还需要综合各种情况进行评估。
Bubble Sort (冒泡排序) - 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: O(n^2)
Insertion Sort (插入排序) - 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: O(n^2)
Selection Sort (选择排序) - 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: O(n^2)
Naive String Searching (字符串匹配搜索) - 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: O(m(n-m+1)), 其中m为模式串的长度,n为文本串的长度
Quick Sort (快速排序) - Worst-Case Time Complexity: O(n^2)
答案:
时间复杂度为n^2,其中n为数组长度,这里为10,最坏情况需要比较45次,移动45次
时间复杂度为n^2,其中n为数组长度,这里为10,最坏情况需要比较45次,移动45次
时间复杂度为n^2,其中n为数组长度,这里为10,最坏情况需要比较45次,移动45次
Naive String Searching: 在字符串"ABABABABAB"中搜索模式串"ABAB", “ABAB"每个字符都匹配,但每次匹配都失配,时间复杂度为4*(10-4+1)=28
Quick Sort: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数组[10, 9, 8, 7, 6, 5, 4, 3, 2, 1]
序列每次选择第一个元素为枢轴,而序列本身是逆序的,所以每次划分都到了最差情况,时间复杂度为n^2,其中n为数组长度,这里为10,最坏情况需要比较45次,交换45次